Sites like

hychanhk.blogspot.com
Alternatives

  hychanhk.blogspot.com

Hello !! 仁記網站 !!

作者 | 郭一刀 編輯 | 康曉 全文11000字,閱讀時間約20分鐘。 “我們害怕華為站起來後,舉起世界的旗幟反壟斷。”多年前,時任微軟總裁史蒂夫·鮑爾默、思科CEO約翰·錢伯斯在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聊天時都不無擔憂。 華為顯然不會這麼做,“我才不反壟斷,我左手打著微軟的傘,右手打著CISCO的傘,你們賣高價,我只要賣低一點,也能賺大把的錢。我為什麼一定要把傘拿掉,讓太陽曬在我腦袋上,腦袋上流著汗,把地上的小草都滋潤起來,小草用低價格和我競爭,打得我頭破血流。” 這是任正非當時的回答,在他看來,狹隘的自豪感會害死華為,並提醒華為儘可能用美國公司的高端芯片和技術。 但這只是硬幣的A面,硬幣的B 面是,落後就要挨打,而中國企業在硬件(芯片)和軟件層面(操作系統)都受制於美國。 “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,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,芯片也不給我用了,我們是不是就傻了?”2012年,在華為“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”專家座談會上,任正非在回答時任終端OS開發部部長李金喜提問時說到。 據傳,任正非看了美國電影《2012》以後,認為信息爆炸將像數字洪水一樣,華為想生存下來就需要造一艘方舟。於是在華為成立了專門負責創新基礎研究的“諾亞方舟實驗室”。 其實,早在諾亞方舟實驗室成立八年前,任正非便已經布下一顆棋子。 “我給你四億美金每年的研發費用,給你兩萬人。一定要站立起來,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。“ 倉促受命的華為工程師何庭波當時一聽就嚇壞了,但公司已經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,預計有一天,所有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,那時華為要如何才能活下去? 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,“數千海思兒女,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,為公司的生存打造“備胎”。數千個日夜中,我們星夜兼程,艱苦前行。當我們逐步走出迷茫,看到希望,又難免一絲絲失落和不甘,擔心許多芯片永遠不會被啟用,成為一直壓在保密櫃裡面的備胎。”何庭波回憶。 而任正非的堅持和何庭波團隊的負重前行,很可能決定了華為未來的生死存亡。 兩天前,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(BIS)宣佈,把華為加入該部門實體名單(entity list)。這意味著什麼?在該原則下,若無特殊理由,美國工業安全局基本不會授予名單外企業向名單內實體出口、再出口或(國內)轉移受《出口管理條例》管控之貨物的許可。 換言之,最嚴重的情況是,華為無法再向美國公司購買芯片等產品。 “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,一夜之間全部轉“正”!多年心血和努力,挽狂瀾於既倒,確保了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、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。” 在美國公佈制裁華為消息後的5月17日凌晨,何庭波在發給海思員工的內部信裡寫到。這封內部信發出後,迅速引發了無數中國網友的熱議。 華為手機掌門人余承東在朋友圈轉發評論說:“消費芯片一直就不是備胎,一直在做主胎使用,哪怕早期K3V2競爭力嚴重不足,早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品牌和經營都最困難的時期,我們也始終堅持打造自己芯片的核心能力,堅持使用與培養自己的芯片。” 余承東還進一步透露:除了自己的芯片,還有操作系統的核心能力打造。 在操作系統這個領域,不被逼到絕路,我們此前同樣很難有所作為。但在硬件的核心-芯片這個領域,這個“絕路”可能先一步到來,並且追趕的機會也並不那麼渺茫。 中興事件和此次美國製裁華為給我們敲響的警鐘,早已將芯片產業推至風口浪尖。命運的年輪帶來了滔天巨浪,我們能做的,只有正視過去的長期落後和悲壯的前行之路,正視5G和AI時代下的新機遇,警鐘長鳴、知恥而後勇。 一、失效的摩爾定律 帶給我們新機遇的,不單單是5G和AI時代的到來,還有摩爾定律。 我們要講的,當然不是“每18-24個月,集成電路上的元器件數目,就會增加一倍,性能和性價比也提升一倍”,而是摩爾定律的消亡。近年來,這個說法幾次爆發,雖然很多人不屑一顧,但作為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摩爾本人早已認可。 先解釋一下,它為什麼失效以及我們的機會在哪裡。 1946年,人類社會第一台計算機誕生,重達30噸。形象點,它就是一堆電路。通過無數開關和電線的連接,18000個能通電的電子管和7000個不能通電的電阻,每個電子元器件,都是一個“0”或“1”,計算不再是大腦的專利。 雖然在這個電路中,電子元器件挺少,計算能力很弱,但它開機的那晚,整棟大樓的燈光都瞬間變暗,耗能恐怖。一年後,燈泡大小而易損的電子管迎來顛覆者,晶體管誕生,電子元器件開始微型化。 而這個龐大的電路,也隨之被集成到了一塊硅片上,它的名字叫芯片。 微不可見的晶體管和電阻器,替代了電路中的電子管和電阻;而線路之間的間距,就是摩爾定律這些年進步的領域。就像在一個廣場上,人們排列的越規律越緊密,能擠下的人就越多,而電子元器件的數量又直接決定著計算力。 近年來,芯片線路間距已經突破到了22nm、10nm或7nm(納米),所以未來能縮小的空間有限。試想下1nm是什麼概念,原子可以用它做單位,物理學界的名言說它是“命運”,一張紙的厚度也有100000nm。 當然,把芯片往大裡做提高計算能力理論上可行,但成本太高(後文解釋),我國的軍用和航天芯片就基本靠燒錢實現了自產。但商用芯片,即使天馬行空一點,假裝不用考慮“設計框架、製造成本、使用能耗”的等等困難,芯片太大的話終端設備也塞不下。 基礎科學何時再次進步難以預測,但芯片性能並不僅僅取決於線路間距。以前有的選,產業界都在壓縮間距,換個提升計算力的方向研究無疑是吃力不討好。現在沒得選了,間距壓縮不了了,芯片性能想提升必須換方向。 不管是嘗試新的線路架構,還是直接在晶體管上做文章,甚至換掉硅片的“底盤”角色,新的方向都代表著空白或淺薄,是沒有技術壁壘的新機會。窮則變、變則通,況且我們一向擅長集中力量搞基建,很難想像芯片這種核心技術,我們還會再次走偏。 其實,中國芯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遠遠落後的。1956年,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規劃了四個急需發展的領域——半導體、計算機、自動化和電子學,在集體的力量下,科研成果遍地開花。1959年,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塊集成電路,此時中國已經弄出了晶體管,並於六年後也成功研製出了第一塊集成電路。 但之後這個差距被迅速拉大,並固化成了難以攻克的壁壘,原因實則很複雜:既有幾段特殊的歷史時期,造成的人才流失和科研阻力;也有企業界選擇市場,棄研發而重進口重銷售;更有學術造假和腐敗問題對產業的致命打擊。 今天的落後,不是歷史的意外,而是多方共同造就的遺憾。 二、芯片製造 在集成電路出現的頭二十年,雖然我們起步落後於美日,但至少是領先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。這時的半導體行業,難的是製造,即生產晶體和晶體管,製造加工設備。此時的芯片企業一般是設計、製造、封測都自己做,非常看重資本實力。 首先填坑,把芯片往大裡做不現實,這其實跟芯片的材料有關。芯片的原料是這顆星球上最不值錢的二氧化硅,但需要提純,純度低的可以用來太陽能發電,不值錢但我們產量足以對外出口;電子級的高純硅要求純度極高,不便宜但我們幾乎全仰仗進口。 硅提純的時候,用的是中學生物課常用的提純方法,旋轉。成品自然是圓的,也叫“晶圓”。幾何知識告訴我們,使用圓形的材料時,對材料利用率最高的做法,一定是正方形越小,邊上浪費的材料就越少,這樣就能降低成本。 其次值得說明的是,如今做芯片依然要經歷設計、製造、封裝、測試這一系列流程,其中的主要環節是設計和製造。但通常情況下,這些環節是分離的,由不同企業負責。 我們今天所說的芯片實力,關注的芯片企業,則更多是指芯片設計。...

noimage.png

Stats

  Alexa Rank:  1454770


  Popular in Country:  United States


  Country Alexa Rank:   318954


 language:  


  Response Time:  0.466642


  SSL:  Enable


  Status:  up


Code To Txt Ratio

 Word Count  279


 Links  


  ratio  1.2045621488555


SSL Details

SSL Issuer:

Issuer:  GTS CA 1C3


Valid From:  2022-05-30 09:08:00


Expiration Date:   2022-08-22 09:07:59


SSL Organization:

Signature c88d4561bacec440818402074de85ef9a7e804d1


Algorithm: RSA-SHA256


Technologies Used by hychanhk.blogspot.com

  • Blogger
  • Python
  • Java
  • OpenGSE
  • Google AdSense
  • jQuery
  • Dns Records of hychanhk.blogspot.com

    A Record: 142.250.65.193
    AAAA Record: 2607:f8b0:4006:80e::2001
    CNAME Record: hychanhk.blogspot.com
    NS Record:
    SOA Record:
    MX Record:
    SRV Record:
    TXT Record:
    DNSKEY Record:
    CAA Record:

    Whois Detail of hychanhk.blogspot.com